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协动态 > 国内动态
21世纪中国首次日全食“如约而至”
时间:2008-08-04 字号:[ ]

      8月1日傍晚,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如约而至”,这也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境内首次出现日全食。这一奇妙的天文景观吸引了大批天文爱好者,也钩起了普通人的兴趣。在观测条件最佳的新疆和甘肃两地,数千国内外的天文爱好者和科学家云集在一起,共同见证了这种最具震撼力的天象奇观的变化过程。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月球投下的本影扫过长10200千米,宽200千米左右的区域,覆盖了地球表面面积的0.4%。由于日全食在某一地区持续时间很短,所以,良好的观测条件极其重要。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七个省、自治区均可见到这一神奇的天文现象,但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太阳高度等各种因素,新疆的哈密、甘肃的嘉峪关和酒泉地区可以作为此次日全食观测较为理想的候选地点。

图1为新疆伊吾日全食贝利珠

来自英、美、法、德、澳等四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在本次日全食的“最佳观测地”——新疆伊吾县苇子峡乡亲眼目睹了这一令人震惊的神奇天象。在有“袖珍县城”伊吾县世界最大的天文广场上,一架架银白色“大炮筒”望远镜朝向西方天空一字排开。各国天文学家和天文发烧友们佩戴着各式各样用来观测日食的墨镜,仿佛在参加一场盛大而激动人心的化装舞会。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博士说,中国派出了由150多名专业天文工作者组织的庞大队伍在日全食所经中国的几处观测点进行现场观测。此次天文观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天文专家们将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力图在本世纪首次“光临”中国境内的日全食天象中取得更多成果。(图1)

图2为甘肃嘉峪关日食

在甘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地质与地球研究所等机构早早占据了最佳位置。80名科学家组成的专业观测队伍,架起了可见光、红外和射电波段的各种望远镜,等候着日全食的到来。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介绍说,本次日全食观测将涉及太阳物理、空间物理、电离层、地磁、地球重力场等方面的10个综合研究课题。(图2)

图3为北京云缝日食

而在北京,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在一片云层中,市民们有幸观看到了片刻的日偏食。(图3)

日全食是最蔚为壮观的天象之一。据了解,月球行经太阳和地球之间会遮住太阳,从而发生日食现象。其中日全食极为罕见,要求地球、月球和太阳精确地处于同一直线上。只有月球本影部分覆盖地区的人们才可见到日全食,而这一区域由于只有200公里的宽度,有幸目睹的人非常少。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汪克敏介绍说,此次日全食是本世纪光临中国大地的首次日全食,全食带从加拿大北部开始,经过格陵兰岛北部、北冰洋、俄罗斯中部、蒙古国西部,在我国中部结束。在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大西洋北部、欧洲、亚洲可以看到偏食。在中国境内,中心食带经阿尔泰山进入,随后沿古”丝绸之路”依次扫过哈密、酒泉和西安等地。北京时间19时21分,日食带离开地球,日全食结束。

据悉,在过去的25年中,全世界曾发生过16次日全食现象,平均每18个月发生一次。但具体到每一个城市,则要经过很多年才会经历一次日全食现象。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四年,我公众还可以欣赏到3次罕见的日食现象,其中一次为日全食,两次为日环食。天文专家表示,在几年时间集中出现如此多的日食天象是百年罕见的。一般来说,同一地点(比如同一城市)平均两三百年才会出现一次日全食,因此对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来说,这将是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