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生在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再创佳绩 | ||
|
||
10月29日,历时一周的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终评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张杰院士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活动组委会顾问韦钰院士、评委会荣誉顾问王乃彦院士,评审委员会主任吴岳良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周凯旋基金会董事张培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颁奖典礼还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埃里克•维斯查斯教授出席并寄语参加活动的青少年。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旨在选拔和奖励优秀高中学生,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在终评活动中,评委们不仅考察同学们的科研水平,更着重关心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活动评委会主任吴岳良院士表示,不同于往常以项目为核心的评选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的评选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分析问题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发掘有科研潜力的拔尖人才。 我省有3名高中学生参加本届终评活动。经过评选,杭州第二中学楼恬汝获一等奖,台州市第一中学杨添淇获二等奖,杭州第二中学俞家琛获三等奖。 我省3位参赛学生合影 “我有一个理想,就是未来自己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有作为的研究人员,我也为此而不懈地努力着。”据楼恬汝讲,这次发明创造实践活动让她受益匪浅。杨添淇表示自己是一个喜欢探究的人,参加学校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论水平、掌握研究经验、体验课题研究的酸甜苦辣。俞家琛是我省“中学生英才计划”二期后备学员,他说:“在老师的帮助及家庭的影响,我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我觉得工程师需要具备信念、热情、专注、坚守等素养,我会渐渐去具备这些必备的素养,立志成为一名科研技术工程人员。” 在为期一周的终评活动中,参赛学生们在交大领会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院士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在青年沙龙和同学会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畅谈科学梦想。 |
||
上一篇: | 下一篇: |